《促进普惠养老服务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解读

2025-03-27

大力发展价格可负担、质量有保障、运营可持续的普惠养老服务,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的有力举措。为深化养老服务改革发展,针对普惠养老服务体制机制方面的突出问题,现就促进普惠养老服务高质量发展提出以下措施。


一、推动服务供给提质扩面

在重点满足失能、失智等老年人群体照护服务需求的基础上,进一步拓展普惠养老服务内容、供给范围,通过政府支持、企业让利、家庭付费、社会参与等方式,实现连续性更强、惠及范围更广的服务供给。支持地方开展居家养老照护能力培训,推动居家养老服务不断丰富内容、提升质量。积极推动人工智能辅助诊疗、康复训练、健康监护等设备在普惠支持型养老机构应用。鼓励普惠支持型养老机构内设康复护理、老年食堂、活动场地等设施向社区开放,支持社区服务设施连锁化发展,为更多老年人群体提供助餐、助浴、助洁等生活服务和日间照料、康复护理服务。


二、培育发展服务机构

支持各类经营主体发展连锁化、集团化普惠支持型养老机构。以健康养老为主业和具有康养业务板块的中央企业、地方国有企业要在品牌创建、服务标准、设施运营、人员培养等方面发挥引领作用。充分发挥中央预算内投资带动作用,加强普惠支持型养老机构建设。鼓励彩票公益金按规定支持普惠养老服务设施设备建设和能力提升。公办养老机构在履行兜底保障职能基础上,向社会开放空余床位,提供普惠养老服务。推动民办养老机构、县级和乡镇(街道)公办养老机构针对高龄、失能、失智老年人的养老服务需求,加快完善相应设备设施建设。鼓励有条件的地方提出针对性扶持培育举措,引导更多民营企业和返乡人员扎根农村举办互助型普惠养老服务机构。


三、统筹利用存量资产

各地方发展改革部门牵头,对适合改建或转型普惠养老服务设施的党政机关和国有企事业单位培训疗养机构、闲置用房、学校等,务实推动解决规划调整、不动产权证书办理、房屋报建及改扩建、消防验收、养老机构备案等方面存在的困难。围绕盘活存量资产加大政策支持。对于党政机关和国有企事业单位培训疗养机构的原生产经营性划拨用地,改革后用于建设普惠养老服务设施的,在符合现有规定、履行相应程序的前提下,可采取作价出资(入股)、授权经营等方式处置。对历史上权证缺失、难以补办的存量资产,在符合相关规定的情况下,可视情推动其转型普惠养老服务设施。鼓励有条件的地方对普惠支持型养老机构在用地、水电价格、床位运营等方面按规定予以适当支持,有效减轻机构运营负担。鼓励农村地区结合人口分布等实际情况统筹资源,严格执行农村消防、抗震等标准及规定,通过改造提升原有敬老院、闲置校舍等,集中建设普惠支持型养老机构。


四、健全服务机构价格形成机制

立足普惠养老服务的可及性、可负担性、可持续性,综合考虑服务机构实际成本、政府补助、当地收入水平、群众承受能力、市场供求状况、服务机构性质等因素,健全完善普惠养老服务机构价格形成机制。公办养老机构基本服务收费实行政府指导价管理,社会办普惠养老机构基本服务收费实行政府指导价管理或者通过设置参考区间等方式加强引导。


五、优化综合监管与服务

健全省级养老服务综合监管制度,加强民政、发展改革、市场监管部门协同配合,指导督促普惠养老服务机构规范运营、合理收费,不断提高服务质量,对服务质量不达标、不执行政府指导价、不按规定明码标价等行为及时予以纠正。完善养老服务标准和评价体系,加强第三方评估,将服务质量、服务对象意见纳入评估,评估结果作为有关评级评价的考量因素。


六、营造良好发展环境

支持地方结合自身实际制定实施养老服务地方性法规,完善普惠养老服务法治体系,依法保障老年人权益。探索长效化养老志愿服务,广泛动员社会力量,为老年人提供生活服务、健康服务、精神慰藉、法律援助等志愿服务。宣传弘扬敬老爱老助老传统美德,构建养老、孝老、敬老的社会环境。

各地区要结合本地人口老龄化发展形势及养老服务行业发展水平,突出重点、强化落实,扩大普惠养老服务,加强养老服务体系建设,更好满足广大老年人群体的养老需求。国家发展改革委会同民政部等部门加强跟踪评估、总结反馈,适时对地方典型案例和经验做法予以宣传推广。


意义和目的


一、政策背景与目的

《措施》的出台,体现了国家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的决心。随着我国老年人口数量的不断增加,养老服务需求日益多样化、个性化,而普惠养老服务作为满足广大老年人基本养老服务需求的重要途径,其质量和可持续性直接关系到老年人的生活质量和社会的和谐稳定。因此,《措施》的提出,旨在通过深化养老服务改革,解决普惠养老服务体制机制方面的突出问题,推动普惠养老服务的高质量发展。


二、普惠养老服务的核心特征

《措施》明确指出,要大力发展“价格可负担、质量有保障、运营可持续”的普惠养老服务。这三大特征构成了普惠养老服务的核心要求:

1、价格可负担:普惠养老服务应面向广大老年人,特别是中低收入群体,提供价格合理、易于接受的养老服务。这要求我们在服务定价时,要充分考虑老年人的经济承受能力,确保服务价格亲民、实惠。

2、质量有保障:普惠养老服务应注重服务质量,提供安全、可靠、专业的养老服务。这要求我们在服务过程中,要严格遵守国家相关标准和规范,加强服务人员的培训和管理,确保服务质量和安全。

3、运营可持续:普惠养老服务的运营应具有可持续性,能够长期、稳定地为老年人提供服务。这要求我们在服务运营中,要注重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平衡,通过优化资源配置、提高服务效率等方式,降低运营成本,提高服务效益。

、养老从业者的责任与机遇

作为养老行业的从业者,我们肩负着推动普惠养老服务高质量发展的重任。同时,《措施》的出台也为我们提供了难得的发展机遇:

1、提升服务质量:我们应积极响应国家政策要求,加强服务人员的培训和管理,提高服务技能和服务水平,确保服务质量和安全。

2、创新服务模式:我们可以结合老年人的实际需求,探索创新服务模式,如智慧养老、居家养老等,以满足老年人多样化、个性化的服务需求。

3、加强行业合作:我们应加强与政府、社会、企业等各方面的合作与交流,共同推动普惠养老服务的发展。通过资源共享、优势互补等方式,提高服务效率和服务质量。

4、关注政策动态:我们应密切关注国家相关政策的动态变化,及时了解政策导向和要求,确保我们的服务始终符合国家政策要求和发展方向。


推动服务供给提质扩面


一、服务内容的拓展与深化

1、重点群体需求满足:首先,我们要继续重点关注并满足失能、失智等老年人群体的照护服务需求。这些群体由于身体或认知上的限制,往往更需要专业、细致且持续的照护服务。

2、服务内容多样化:在保障重点群体需求的基础上,我们要进一步拓展普惠养老服务的内容。这包括但不限于提供生活照料、健康咨询、心理慰藉、文化娱乐等多方面的服务,以满足老年人多样化、个性化的需求。

3、供给范围扩大:服务供给范围也要相应扩大,从机构养老向居家养老、社区养老延伸。这意味着我们要加强居家养老服务体系建设,推动社区养老服务设施的建设和完善,让更多老年人能够在自己熟悉的环境中享受到便捷、高效的养老服务。

二、服务供给方式的创新

1、多方参与,共筑服务体系:政策鼓励政府支持、企业让利、家庭付费、社会参与等多方共同构建普惠养老服务体系。作为从业者,我们要积极与政府、企业、社会组织等各方沟通合作,共同推动服务供给方式的创新和完善。

2、技术赋能,提升服务质量:积极推动人工智能辅助诊疗、康复训练、健康监护等设备在普惠支持型养老机构的应用,是提升服务质量的重要手段。我们要加强技术学习和应用,利用科技手段提高服务效率和精准度。

3、资源共享,促进连锁化发展:鼓励普惠支持型养老机构内设康复护理、老年食堂、活动场地等设施向社区开放,支持社区服务设施连锁化发展。这有助于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和共享,提高服务覆盖率和可及性。

三、从业者的角色与责任

1、加强培训,提升专业能力:支持地方开展居家养老照护能力培训,是我们提升服务质量的重要途径。作为从业者,我们要积极参与培训和学习,不断提升自身的专业技能和服务水平。

2、注重沟通,了解需求变化:在服务过程中,我们要注重与老年人的沟通和交流,及时了解他们的需求和变化,以便提供更加贴心、个性化的服务。

3、倡导尊老敬老文化:作为养老行业的从业者,我们还要积极倡导尊老敬老的文化氛围,让老年人感受到社会的关爱和尊重。

拓展普惠养老服务内容、供给范围以及创新服务供给方式是我们当前面临的重要任务。作为养老行业的从业者,我们要积极响应政策号召,不断提升自身能力和服务水平,为更多老年人提供更加优质、便捷、高效的普惠养老服务。同时,我们也要加强与各方的沟通与合作,共同推动养老行业的持续健康发展。


影响


服务范围与内容的扩大

从业者需要学习和掌握更多种类的养老服务技能,如生活照料、健康咨询、心理慰藉、文化娱乐等,以满足老年人多样化、个性化的需求。

服务对象可能从机构内的老年人扩展到居家和社区的老年人,要求从业者具备在不同场景下提供服务的能力。

1、专业技能的提升

随着人工智能、康复训练、健康监护等技术在养老服务中的应用,从业者需要学习和掌握相关技术和设备的使用方法,以提高服务效率和精准度。

参加居家养老照护能力培训等专业培训,提升自身的专业素养和服务水平。

2、合作与沟通能力的增强

政策的实施鼓励多方参与,从业者需要与政府、企业、社会组织等各方建立更加紧密的合作关系,共同推动普惠养老服务的发展。

与老年人及其家庭的沟通将更加重要,需要从业者具备良好的沟通技巧和同理心,以更好地了解老年人的需求和变化。

3、职业素养的提升

随着服务范围的扩大和服务内容的多样化,从业者需要更加注重职业道德和职业素养的提升,以提供更加贴心、个性化的服务。

倡导尊老敬老的文化氛围,要求从业者具备高度的责任感和敬业精神,为老年人提供更加优质的服务。

4、市场竞争与机遇

随着普惠养老服务的不断发展,市场竞争将更加激烈。从业者需要不断提升自身的服务质量和竞争力,以在市场中脱颖而出。

同时,政策的支持也为从业者提供了更多的发展机遇,如社区服务设施的连锁化发展、技术应用的创新等,为从业者提供了更多的发展空间和可能性。

上述内容对养老从业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和挑战,但同时也为他们提供了更多的发展机遇和提升空间。从业者需要积极适应政策的变化和市场的需求,不断提升自身的专业素养和服务水平,为老年人提供更加优质、便捷、高效的普惠养老服务。


分享
下一篇:这是最后一篇
上一篇:这是第一篇